查看原文
其他

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的身世档案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辉尝好吃 Author 林卫辉


点击图片可购书

《吃对了吗》/林卫辉

广东人民出版社


奶茶究竟是先加奶再加茶,还是先加茶再加奶?关于这个问题,奶茶控中分成了两大派系,赞成先加牛奶者,被称为 MIF(milk in first),赞成先倒茶的被称为 MIA(milk in after)。



01

中国,奶茶的发源地


奶茶,顾名思义,就是奶和茶的组合,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, 比如现在大家在奶茶店里买的奶茶,大多跟牛奶和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。要把奶茶说清楚,我们需要把中式传统奶茶、西式奶茶和没有奶茶的奶茶这几种奶茶一一说清楚。


奶茶先是在中国出现,这一点没有争议。中国是茶的故乡,汉、唐时人们煮茶,往里面放各种调料,但还没有放奶。奶茶的出现, 功劳归草原民族,明代草原民族与中原贸易,茶和盐是主要贸易物品,牧民往奶里加茶和盐,成为日常的饮品。唐朝人喝茶就是往里面加东西,在西藏因地制宜,加些牛奶,这很正常,可惜没有文献记载予以佐证。这些中式传统奶茶都是咸的,没有加糖,不是古人不爱喝甜的,盖因糖太稀罕了!


西藏酥油茶  图/网络


甜味奶茶的出现,这个功劳归印度。度的制糖技术,在我国唐代就很先进,唐太宗还派人到印度学习制糖。中国的茶叶沿丝绸之路进入印度,印度人把茶叶切碎,然后把丁香粉、肉桂、糖和胡椒等各种香料和茶叶粉一起烹煮,再加点牛奶,形成一种香料味突出同时茶香和奶香相融的独特味道,这实际就是现代西式奶茶的雏形。



17 世纪,荷兰人入侵印度,印度成为荷兰殖民地,喝牛奶长大的荷兰人并不喜欢辛辣的奶茶,于是荷兰人对印度奶茶进行了改良,以茶、奶、糖组合而成的西式奶茶因此诞生。荷兰人把这种奶茶带到了欧洲,风靡一时,英国皇室和贵族更是将喝奶茶当成一种时尚。因此他们对茶叶的需求更大,以至于中英贸易极不平衡,最后引发了“鸦片战争”。



02

西式奶茶,怎么来到中国



西式的奶茶,最终转了一大圈到了奶茶的发源地中国,又来了个大变样。西式奶茶来到中国,有两个路径,一是中国香港,一是中国台湾。英国人把奶茶带到香港,香港人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,弄出了著名的丝袜奶茶和鸳鸯奶茶。


所谓丝袜奶茶,是因为在制作奶茶时使用过滤袋将奶茶冲来冲去,过滤袋染上了奶茶的颜色,就像是肉色的丝袜。这样做出来的奶茶,把茶碎等大分子物质隔离掉,剩下的奶茶入口丝滑,香味绵长。


丝袜奶茶,因为在制作奶茶时使用过滤袋将奶茶冲来冲去,过滤袋染上了奶茶的颜色,就像是肉色的丝袜。图/网络


所谓鸳鸯奶茶,就是在奶茶中兑入浓香的咖啡,这样一杯奶茶兼具奶的香甜、茶的清香和咖啡的微苦,奶茶和咖啡合体,仿如鸳鸯,也更受到现代年轻人的喜爱。


西式奶茶来到中国的另一个路径是中国台湾,台湾的奶茶品种和口味更加多样。当地人在此基础上弄出了著名的“珍珠奶茶”,所谓珍珠,实际上是粉圆,由于粉圆的外形圆滚滚,和珍珠类似,所以得名。把“珍珠”加入奶茶中,并且改变荷兰奶茶的奶茶配比,奶少茶多,这就是如今流行的珍珠奶茶。


图/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》


03

一杯奶茶,可以没有奶没有茶

奶、茶和糖的成本摆在那里,要制作一款好奶茶,对奶和茶的要求自然更高,几十块一杯的奶茶,租金和人工是不变成本,只能在原材料上动脑筋。有没有一种成本更低、口感更好的替代品呢?科学家们还真找到了,植脂末、麦芽糊精、鲜奶精、蛋白糖、阿拉伯胶、乙基麦芽酚、亮兰、安赛蜜、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调和一下,就是一杯特别香浓的奶茶,注意了,里面既没有奶也没有茶!牛奶的奶白色是脂肪小颗粒均匀分布在水里的结果,将便宜的蛋白质加小分子乳化剂把油变成小颗粒,模仿出牛奶外观,这就是植脂末或奶精;蛋白精和安赛蜜是甜味剂;阿拉伯胶是增稠剂;乙基麦芽酚是香精,让你赞不绝口的奶茶味道,它的贡献最大;亮兰是色素,给奶茶提供赏心悦目的颜色;苯甲酸钠是防腐剂,让调配出来的奶茶粉如文物般耐存放;至于 Q 弹的珍珠,主要原料还是木薯淀粉,为了增加珍珠的弹性,正常的做法是加入小麦蛋白,节省成本的方法是添加增稠剂、酸度调节剂、焦糖色素以及香精……


上述添加剂,如果商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用食品添加剂,安全上是没有问题的,但如果采用的是成本更低的工业添加剂,危害就大了。尤其是奶精,如果用的是大豆油或棕榈油,那没有问题,如果用的是氢化植物油,里面则含有比较多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,这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!


对奶茶控来说,最大的风险还不是上述各种添加剂,而是奶茶里的糖。摄入过多的糖,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,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是每天控制在 50 克,医生建议最好是 25 克,而一杯奶茶中糖的含量高达 30 克。如果奶茶店往奶茶里加的是糖精,因为糖精的甜度是糖的 30 倍至 50 倍,那么也许摄入量很少,反倒对健康有利。


04

奶茶究竟是先加奶还是先加茶


奶茶究竟是先加奶再加茶,还是先加茶再加奶?关于这个问题,奶茶控中分成了两大派系,赞成先加牛奶者,被称为 MIF(milk in first),赞成先倒茶的被称为 MIA(milk in after)。关于这个问题,法国化学家、分子厨艺之父 Herve This 教授在他的著作《锅里的秘密》中作了权威回答:“先奶后茶!


奶茶之所以好喝,是奶里的蛋白质、蛋白酶和茶里的茶多酚发生化学反应,使茶汤没那么苦和涩。奶是冷的,茶汤是烫的,把烫的茶汤加进奶里,奶逐渐升温,蛋白质和蛋白酶受破坏不多,因此更好喝!如果反着来,把奶倒进滚烫的茶汤中,先进去的奶接触到滚烫的茶汤,蛋白质和蛋白酶失去活性,就没办法和茶多酚发生化学反应,因此更苦更涩。同样的原理,丝袜奶茶好喝,除了滤袋隔渣,奶茶更细滑外,倒来倒去,高冲低斟,不仅增加了表演性和仪式感,更是给奶茶降温,为蛋白质和茶多酚的化学反应提供合适的温度!


(以上文章摘选自《吃对了吗》)




【线下新书分享会预告】


点击图片可购书

《吃对了吗》/林卫辉 著

广东人民出版社

内容简介

“知其味,更知其所以味”本书共分四篇,论叙食品的原料、配料的作用、海鲜的特色,以及食品的地方风味。每节冠以趣味性的小标题,系统而又生动的描写,让人如读一篇篇悦目的散文,食品的吃之滋味,也从作者的笔下溢出。


更值得一提的是,作者具有不俗的传统文化学养,文笔风雅有趣,又精通食品工程学、化学等理论,中西合璧,能以跨学科的理论解构美食原理,作者根据生物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营养学和食品工程学等科学原理,分析食品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味,以及食品为什么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利或有害的科学性问题,读来让人深受教益。本书适合美食爱好者、饮食文化爱好者、餐饮从业者等群体阅读。



活动主题:“知食分子”的江湖——《吃对了吗》新书分享会

本书作者林卫辉 ,广东潮州人,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,美食专栏作家,公众号“辉尝好吃”主理人,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《沸腾吧火锅》美食顾问。

对谈嘉宾闫涛,美食专栏作家、评论家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《寻味顺德》美食顾问,著作有《饭醉分子》《闫涛带你食广州》等。

活动地点:广州四阅书店·琶洲店

活动时间:2022年8月21日 上午10:30-11:45


扫码观看直播




【往期回顾】



【推荐关注】

‍p‍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点个“在看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